bg04.jpg

唐素琴:做好可转化专利分级分类 大力培育专利转化人员

  • 发布者: IPer
  • Created: 2024-02-07
  • 1980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在2024年底前,实现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盘点全覆盖,2025年底前,加速转化一批高价值专利,加快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利创造和运用机制,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和实施率明显提高,努力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目前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有多大体量?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哪些堵点和难点要打通?对此,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唐素琴。

  做好可转化专利分级分类

  唐素琴表示,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通常指现存的有效发明专利。截至2023年9月,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6.7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25.3%。这些专利存在于各个领域,在高新技术领域更为集中。

  可转化专利的价值和特点各不相同,唐素琴建议借鉴此前《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的“赋权”分类管理方式,结合对高质量专利的评价标准,把握好入库存量专利,在确保国家安全前提下,根据成熟度,做好可转化专利的分级分类。此外,赋权的成果应具备权属清晰、应用前景明朗、承接对象明确、科研人员转化意愿强烈等条件。

  大力培育专利转化人员

  对一些技术复杂专利的产业化前景,具体该如何做好评估?唐素琴表示,其实各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人员更熟悉本单位的专利情况,尤其对技术复杂、前景尚未完全显现的领域专利。因此还应大力培育专利转化人员。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也应对自身需求要准确把脉,对所需的专利产品要有清晰认知。

  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还有哪些堵点和难点要打通?唐素琴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目前已有不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出台,需要对其进行整合梳理,找到彼此间的关联。第二,相关激励措施需要落地,比如科技成果转化的职称评定要落实、对专业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激励要到位。第三,应进一步研究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的科技成果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国有资产管理单列制度。

  原文载于《央广网》https://finance.cnr.cn/jysk/20240207/t20240207_5265878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