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一德:习近平科技创新论述的鲜明特质
    作者:马一德
    期刊:前线,2022年第9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在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创造性、人民性、预见性、探索性、开放性的鲜明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中国化的新飞跃。
  • 李玲娟 张嘉荣:我国官方标志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作者:李玲娟;张嘉荣
    期刊: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摘要:官方标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政府、组织等公共机构的工作理念、文化特性及公共事务管理的内容和领域,是管理权的符号体现。当前,学界对该问题缺乏研究,相应的法律规定也不完善,有必要就官方标志制度的理论开展深入的研究。官方标志与商标均属于标志和符号,虽在立法目的、权利属性、权利实现程序等...
  • 马一德:推动老字号焕发新机重在厘清权属
    历经岁月洗礼,不少老字号资源被沉淀保留下来。然而,在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中,一些老字号却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老字号的巨大品牌价值并未得到充分保护和妥善运用。在法律层面,老字号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主要可通过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运用和管理。可是,当前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却面临着归属不清、被广泛抢注、仿冒和攀附的困境。
      针对老字号抢注、仿...
  • 张亚峰 罗珺文 肖利 汪飚翔:爱尔兰科学基金会研究中心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作者:张亚峰;罗珺文;肖利;汪飚翔
    期刊:智库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4期
    摘要:[目的/意义]爱尔兰依靠科技创新跻身欧洲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国家行列,其中爱尔兰科学基金会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和聚焦核心关键科技领域,成立了一批国家级研究中心,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成果转化是其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渠道,其经验模式对我国科研机构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 张亚峰、闫文军:六方面入手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要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增强系统保护能力。”“要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
  • 李玲娟 王璞 王海燕:美国国家实验室治理机制研究——以能源部国家实验室为例
    作者:李玲娟;王璞;王海燕
    期刊:科学学研究,2022年第9期
    摘要: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包括以国家实验室系统为主的集中管理和资助模式,和以科学基金为主的自由探索科学研究资助模式。国家实验室系统是联邦政府资助科学的主要渠道,国家实验室以任务导向研究为主,服务国家需求为目的。大部分国家实验室采用“政府所有、合同运营”治理模式,主要涉及联邦主管机构...
  • 科技日报:完善科技创新法律制度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法治保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2022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正式实施,此次修订通过健全科技创新保障措施,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破除自主创新障碍因素等,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法治保障。
    在此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下简称促进科技成果...
  • 马一德:技术标准之许可定价规则的“非国家化”——以可比许可法为中心
    作者:马一德
    期刊:法学研究,2022年第3期
    摘要:技术标准是全球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技术标准许可是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技术标准是经标准化组织批准、非强制执行、可重复使用的通用技术方案规则和指南。在技术标准许可定价规则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国家”试图强化对技术标准实施活动的控制,表现为不同国家的司法机关在裁决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时适用不同的定价规则,而...
  • 马一德: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具有重要的激励和保障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
  • 李玲娟 王璞:我国特殊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作者:李玲娟;王璞
    期刊: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摘要:特殊标志用于识别和区分特定的公益活动、宣传特定公益活动的价值和精神理念,以促进和提高国家和政府的声望和软实力。特殊标志需要大量公共财政投入,兼具公益性和财产权属性。当前,我国特殊标志的权利性质不清晰,《特殊标志管理条例》内容粗糙、过时、缺乏可操作性,实践中违法使用特殊标志的“搭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