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德: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 发布者: IPer
  • 创建时间: 2024-01-30
  • 1964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排在首位,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人工智能、云计算、量子信息与生物、材料、能源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接续突破和交互融合,正在改变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路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信号,为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赢得发展主动权提供了行动指南。

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明确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那么旧的机器、工具、器械等等就会被效率更高的、从功效来说更便宜的机器、工具和器械等等所代替。”未来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渗透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资源配置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面临深刻变革。科技史表明,基础科学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必然会引发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及其结构发生质变。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力是掌握数智化精密仪器的劳动者,劳动资料是实现了数智化升级的仪器设备,劳动对象是数据资源、算力资源与其他传统资源的深度融合,劳动形式是“人机协作”,颠覆了传统劳动形式,压缩了全社会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的时间和环节,在此过程中,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被突破和延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扎实推进基础科学和技术创新,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检测、应用,进而探索下一代科学范式,直接带来原始创新能力的跃升,从而有利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我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不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注入“新鲜血液”,不仅将有力牵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有机耦合,还会加速工业互联网、元宇宙、智慧商圈等应用场景的搭建,从而以原始创新带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集成创新,催生智慧医疗、生物医药、智能物流、新能源交通等新产业,推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新质生产力聚焦科技含量高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以提高生产效率。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路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来源于高质量的科技供给,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引领生产力变革。具体表现在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技术标准的设置和获取,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培育和引进等方面。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来源于高效能的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科技研发系统、经济循环系统、社会发展和治理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交叉融合来实现。具体表现为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脑机接口等技术相互赋能和加速应用,将先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我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日益凸显。2023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10位,较2021年提升3位,是唯一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5%,增速比制造业投资高4.2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14.8%,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3.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1.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0.6%,增速比服务业投资高10.3个百分点。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33.6%,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4.4%。科技创新赋能我国产业体系以“进”的态势稳增长、稳预期、稳就业,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要克服发展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挑战,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加之欧美货币政策紧缩效应,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一些产业“脱钩断链”风险有增无减。与此同时,我国在元器件、先进工艺、关键设备、基础材料、基础软件等方面还依赖进口,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度、供应链上下游的协调性、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等方面仍然薄弱,供应链局部受阻或断裂的风险仍然较大。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从来都不是通过自发、随机、分散的经济活动来实现的。在新征程上,应激发企业技术研发活力,制定和实施国家产业安全战略,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激发企业技术研发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先进性、可靠性。基础研究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抓手。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到2.55%。但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一个深层次原因是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特别是一些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缺位”。应通过协同推进科技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企业技术研发活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资源配置功能,由“点”及“链”,联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技术水平。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是贯通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商业化的关键节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我国已累计培育10.3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优质中小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产业链强链稳链固链、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发展壮大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系统升级。经过持续培育,还将涌现出一批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部分企业将成长为创新型领军企业,为我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保持国民经济韧性和活力作出更大贡献。

  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和产业链梯度成长的培育体系,组织战略科技力量集中攻克一批共性技术,为企业研发降低时间成本、资金成本、试错成本,为企业接续研发创造条件,助推更多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针对企业在融资支持、税收优惠、准入门槛、产权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诉求,推出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提供更加及时便利的服务,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和要素向这些企业流动,支持其快速成长。提升产业政策精准性,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种方式并行,鼓励开展原创性、前瞻性、颠覆性的技术预研攻关,政策和财政资金更多向新基建设施、工业级芯片等领域倾斜,加强研发设计、工程检测、中间实验等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协同发展,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制定和实施国家产业安全战略,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不确定因素交织叠加,一些国家采取阻碍科技成果流动的供应链本土化、近土化举措,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出加速重构态势。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伴随着激烈的大国博弈和科技竞争,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民生福祉等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必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掌握主导权、话语权、反制力。建议研究制定国家产业安全战略,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从比较优势到产业体系竞争优势的转变。

  一方面,加强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异动预警和趋势研判,做好核心零部件断供、中资企业和持股科研机构受到极限打压等严峻局面的预案,确保在特殊情况下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转。加快培育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链主”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强化企业在科技决策、科研组织、创新导向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基于企业技术研发构建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形成和管理机制。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和安全性重在“点”“链”协同,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化各环节协作,协调好领军企业、关键配套企业、中小企业的定位与角色。通过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向配套企业延伸管理链、创新链、供应链,支持配套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加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对科创企业信贷融资支持力度,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从整体上提升产业链应急保障能力。

  另一方面,拓展以民营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为纽带、以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为主体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围绕产业链短板和弱项,找出技术攻关难题,加强创新资源的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优化配置,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投资共建面向前沿科技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概念验证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场景创新实验室、未来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从科技创新供给侧大力支持高价值专利的创造和布局,支持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成果产业化。支持我国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设立全球科学研究基金、联合实验室,协调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组织国际科创论坛和研讨会,共建科创基础设施与平台,构建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长效机制。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链成群”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转化是一个经由基础研究向应用基础研究跨越、技术开发向商业化跨越再向规模化产业发展跨越的复杂过程。当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营造包容开放的创新生态环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聚焦高校、科研院所成果孵化的“最先一公里”,也要加强应用示范和场景创新,走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既是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链成群”的过程。

  巩固现有产业链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化工、煤炭、钢铁、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关乎国计民生,不能被贴上“低端产业”标签,加大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供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活动最活跃、应用性科研成果最丰富、科技创新溢出效应最显著的产业,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有望助力制造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应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强化产业链配套,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巩固我国制造业完备性优势。

  一方面,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流程再造,加快新技术规模化应用和新产品研发迭代,通过产权激励及时转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应用性成果,巩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转效率。利用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流程再造,加速生产线和产品的更新迭代,利用高端工艺和工程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在更多行业实现国产化替代配置。

  另一方面,高标准建设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发挥市场需求对产业链供应链的“黏合剂”作用。面向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健康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需求,健全权利保护、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利益分配等基础制度,促进应用场景涌现,加强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上下游的需求对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培育自主品牌,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并拓展全球市场。

  聚链成群,培育壮大未来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当前,多重因素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结构与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新征程上,应通过新技术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

  一方面,找准产业链跨越式发展的突破点,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增长,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云算、智算、超算等协同发展,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不断细分演化,如一些地方将人工智能、无人机、动力电池等颠覆性技术整合起来,探索无人机送货、商业化载人飞行等低空经济,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商业化整合应用也将衍生各种场景,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数字化消费增长点。应支持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科技资源密集地区立足各自优势,瞄准卫星互联网、人形机器人、6G、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领域,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重大装备攻关工程,率先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集群。打造医疗、政务、金融和交通等行业的智能算力中心和算力网络、通用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等新型基础设施,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良性互动格局。

  另一方面,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效能。加强在智能制造、行业大模型、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领域重点产业链在全球范围的资源协调,引导上下游企业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精准掌握供应链需求变化,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和适度超前创新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溢价。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区域产业链分工与协作。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合作平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优化布局,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原文载于《人民论坛》2024-1-29,链接:http://www.rmlt.com.cn/2024/0129/694232.shtml